水磨沟风景区“一炮成功” 曾被边城各族人民早已熟知的“一炮成功”历史古迹,恢复重建工作。于2001年7月开工,2001年月11月竣工,2002年向各族游人开放,到时,边城各族人民将一睹“一炮成功”的崭新风采。据史书记载,清光绪二年(即:1876年)农历六月二十九日,刘锦棠率清军赶走阿古柏、及白彦虎收复迪化时仅发炮一枚便轰坍迪化城墙,结束战斗。后为纪念此事件而建土堡一座,名为“一炮成功”。盛世才曾在此驻军,并拦以铁丝网,作为刑场,1958年土堡坍塌。
由乌鲁木齐市委、市政府、水磨沟区委、区政府共同出资,水区城市建设局负责重新恢复承建的“一炮成功”景点,于2001年7月破土动工,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。整个主炮台,底部直径为12米,体高9.2米,体外正南是半圆形拱门,门上镶有一块石雕门款“一炮成功”。
体内是砖混三层结构,有阶梯直达上层垛口环绕的露天平台,平台上一字排放着一门长3米,重2吨,及四门长2米,重1吨的铸铁大炮,碉堡一层为清兵住所,展示当年清兵服饰、兵器、用具等实物,供游人观摩使用。其次炮台四周以山的地形为造型,修建了不同层次的围墙,为了加强景点的直观效果,在主炮台踏步正前方是一幅气势磅礴高2.5米,宽12米,反映当年各族军民抗击外来侵略者及欢庆胜利的大型汉白玉浮雕,和一组不同形状的清军哨兵雕塑,重现当年清军炮兵的威武阵容。
“一炮成功”的建成不但为水磨沟风景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,还将成为我市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