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婴亲子

新妈妈母乳喂养8个健康要求

2011-10-10 分享

    no.1米糊

    理由:以前的很多孩子都是用米糊喂养的,现在也很健康身体好。营养不够可以通过添加碎肉和蔬菜。

    事实:米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非蛋白质,营养不够,只能提供热量。2004年“大头娃娃”奶粉事件正是因为奶粉里面的营养成分太少。而且小宝宝的肠胃还没有消化酶,也没办法消化淀粉,吃的东西太杂,容易引起过敏。

    no.2鲜奶

    理由:奶粉也是牛奶的基础上添加的,鲜牛奶虽然营养不够全面,但足够宝宝需求。

    事实:1岁以上的宝宝才可以饮用鲜奶,鲜奶中蛋白质含量过高,容易引起过敏反应,无机盐含量过高,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,叶酸含量低,容易引起贫血。

    no.3豆浆

    理由:豆浆营养成分高。

    事实:大豆富含的植物性蛋白质而非动物性蛋白质,无法满足宝宝成长发育,而且大豆中的某些成分容易引起过敏,大豆中也没有钙。

    辅食添要注意

    既然宝宝不能吃奶粉,其它替代品也无法取代,那干脆断掉宝宝喝奶的习惯,让他只吃辅食好了,这是近期很多妈妈的想法,当然,这也是不对的。所有的饮食添加,都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调整,在宝宝肠胃消化系统还没完善的情况下,就让宝宝跟成人吃一样的食品,这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。

    从宝宝呱呱坠地到宝宝断奶,这是一个漫长而细心的过程,这其中包含了母亲的艰辛和爱心。这世上没有什么特殊的食物能让宝宝一吃就健康成长,所有的食物都根据宝宝的具体的情况慢慢添加。

    辅食添加信号

    1 体重已是出生体重的2倍,早产儿或病宝宝至少在6kg时才可以添加,

    2 一天的奶量在1000毫升仍有进食欲望,

    3 喜欢看别人吃东西,会模仿咀嚼的动作。如果宝宝已经有以上信号时,才可以开始辅食添加,在这一时期内,母乳或配方奶,仍应是宝宝营养的主要来源,而泥糊状食物则是过渡的载体。

    辅食添加原则

    从少到多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慢慢增加,不要硬性规定宝宝的食量。

    从稀到稠根据宝宝的咀嚼能力选择食物,一般稀流食一稠流食一半流食一泥糊状一固体食物。

    从一种到多种宝宝接受一种食物需要1~6天,8~10次左右,新辅食的添加应有3~5天的间隔。

    从素食到肉食这是根据宝宝的肠胃发展来决定的,过早添加食物种类容易引起过敏反应,甚至形成过敏体质。食物添加可从大米开始,然后是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。

    口味要淡宝宝的口感尚处于模糊阶段,不像大人一样对咸淡甜酸有直接感觉,习惯了口味淡的食物,宝宝不会太过挑食。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肾脏功能尚不完善,盐会加重负坦。

    健廉原则在宝宝生病时要暂停辅食;辅食一定要新鲜卫生,现做现吃;宝宝的厨具餐具要专用,注意消毒。

    辅食添加阶段

    4~6个周添加含铁的辅食和淀粉类食物,例如强化铁的米粉、蛋黄、菜蔬泥,食物中可加少许油,蛋黄可从1/4个开始逐渐增多。6月时我们的宝宝长牙啦,这时增加饼干、馒头片等有助于宝宝磨牙,促进宝宝牙齿的健康成长。

< 上一页12下一页 >
上一条:宝宝吃没吃饱信号告诉你
下一条:专家支招,七款下奶食疗方子

相关信息

手机版电脑版

Copyright © 2010-2018可乐信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