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,目的地夏尔希西里,陌生的名字,陌生的地方,没有任何了解,不做任何猜想,第一次出行不做功课,其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去过很多次,周边景点几乎踏边,但“夏尔希里”这个名字,却很陌生。朋友说中国的版图上没有这个地区,是军事争议区,才从哈国交回,听了更增加了这个地方的神密气息。
在博乐停留了一夜,十年之隔,变化不大,卡瓦斯浓郁的美味依旧要胜过乌鲁木齐。第二天,盼穿双眼终于等来了为我们办边境通行证的朋友,带着我们向夏尔希里前进。驱车50公里左右进入山区,经过了第一道关卡玉科克边防连,连队的院子里有一座牛的铜象,牛名阿黑,阿黑可以独自往返山顶的了望所,为战士们运送物资,战士们视为战友,死后战士们为阿黑建了铜象纪念这个忠实的“战友”。
车在山路上蜿蜒而上,路越来越陡,风景渐行渐美,云朵离我们越来越近,在铺满野花的山颠,我们通过了第二个关卡玉科克了望所,
登临山巅,举目四望,重山叠翠,山花烂漫,绿草连绵,林木葱郁,神秘美丽的夏尔希里,尽收眼底。被誉为走不出的阿拉套山,更显得雄奇峻伟,气势磅礴,因为是军事争议区,少有人烟,植被完美,林草茂盛,金黄、水红、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,热烈绽放,开满路旁、草丛,开得满世界姹紫嫣红,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;挺拔笔直的雪松,亭亭玉立的白桦,和那些恐怕连园艺师都无法修剪成型的各种灌木,一大片一大片的,将每一道山麓都点缀的气势恢弘,美不胜收……白云在山间徘徊,伸手可及;清泉在草丛流响,声声入耳;山鹰在蓝天翱翔,搏击长风;百鸟在林间歌唱,欢快热闹。路旁时见漂亮的小松鼠、旱獭,憨态可掬,与人对望,不尽感叹天堂不过如此吧。
过了铁门,拐了无数个“之”字终于下到了山谷中,第三道关卡边防四连不能通过了,看着一道弯弯曲曲的路伸向远处的山顶,不肯死心,我绕过路障,继续向前走,小山头上的哨兵开始注意我,便改变方向朝他走去,帅气的小兵说不能再往前走了,看着我失望的表情,小兵说“你可以看看界碑”,他带我走了几步,指给我方向,界碑离得很远,在茂密的植被丛中,小兵说夏尔希里是98年的签署协议,2003年才划归我国的,我们的界碑上还有弹孔呢,借了小兵的望远境还是看的不清楚,和小兵聊了一会儿,听士兵们遇到的各种动物,不乏野兽,听小兵描述山里的晨雾,冬天的雪景,以及偶尔那不协调的枪声……因部队规定不能长时间在这儿停留,我们扎营的计划也泡汤了,只能谢过可爱的小兵,要不是他的指引,我是不会找到界碑的。
回家后上网查了一些资料,当做是补作业吧,夏尔希里,蒙古语意为“金色坡地”。央视曾以“最后的净地”为夏尔希里定位。也有游人称它为“上帝的后花园”其实都不为过。
只是净土,是游人眼中的净土,对士兵们而言这片净土随时可能是战场,他们时刻扞卫的不是“上帝”的花园,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土。而对于夏尔希里来说,我们只能是匆匆过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