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里坤是大草原,但不象内蒙古的草原那样一望无际,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线。而巴里坤是盆地,极目远望,四周与蓝天相接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巅。这些山都属于东天山。特别是南山尤为高大雄伟,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,山腰是四季长青的林带。山顶积雪融化以后,有的顺着山沟流了下来,不到山口就不见了踪影,全都钻到地下去了。而有的则就地渗入岩缝。俗话说,“山有多高,水有多高”确实不假。因为在山上到处可以见到泊泊的山泉。夏天,水草丰美的高山草甸草场则是牲畜避暑的绝好去处。为数不多的几条大沟里的水可以流出沟口,便成了山前冲击扇平原上农田的灌溉用水。
巴里坤湖
巴里坤盆地不大,南北也就是三四十公里。因此南北两山的地下水溢出带集中在盆地中间,有的地方也有十几公里宽,这里无数泉眼的泉水竟然汇聚出一条条小河,自东向西流入到巴里坤湖。这十几里宽的地方植被很好,形成了很好的草甸。古诗《疏勒歌》中的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,据说就写的是巴里坤。古人也称这里是“甘露川”。现在人们干脆就叫“草湖”:草,牧草,湖,水也,既有草有水的地方。草湖与巴里坤人的生存息息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