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台
烽火台又称烽燧,一指火或烟这种信号,二指为发信号而设的建筑物。一般白日升烟为号者叫烽;夜晚燃火为号者称燧。烟以黄羊、骆驼等动物的干粪便燃烧为主,但狼的粪便最优,故叫狼烟,烟呈蓝色。如有百敌则举一烟,千敌举三烟,五千以上举四烟。烽火台是古代最重要的通讯信号及传递消息的军事设施,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向西的延伸,它的历史功迹不可磨灭,今天又成为探史访古的一大人文旅游景观。据查哈密地区尚存古代烽火台51处,为新疆之最,其中部分为汉唐所建,但直至清朝仍在使用。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烽火台就是唐代修建的。
蒙古敖包
敖包是蒙语,汉语意为“堆子”,起初人们垒石成堆,作为路标和界标,用来指引道路、辨别方向、界定行政和游牧区划。后来,草原上的人们视敖包为天地的象征,是祭祀长生天的重要场所,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敖包是最神圣的,碱泉敖包就是这样一个富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特色的景观。